最近與客戶交流時,發現好幾個客戶都在為鋰云母粉含鐵量的問題頭疼,明明都是嚴格按照工藝流程操作,可成品粉體的含鐵量總是下不來,這是怎么回事呢?這個問題其實是很常見的,這就好比家里燉湯,不小心掉了一小塊鐵銹進去,湯的味道和品質一下子就下來了。鋰云母粉也是一個道理,鐵一多,純度就跟不上,到時候想用在高端陶瓷、新能源電池這類領域,可就難了。其實,這類問題我們也是有很多應對方法的。今天我就整理兩種最常見、也最管用的辦法,給大家細細說道說道,全程干貨,咱們邊看邊參考。
鐵這東西,天生帶有磁性,所以直接拿磁選機去吸,是最好的辦法。但是普通設備對付大鐵屑還行,一但遇到細微顆粒或者半氧化的鐵粉,就容易“漏網”。這時候我們就要用上高梯度磁選機了。它生成的磁場強度特別高,哪怕再小再隱形的鐵雜質,也能精準抓出來。我們有個客戶之前在粗選階段怎么都過不了關,后來加了一道高梯度磁選,含鐵量直接降了三分之一。
如果希望更穩一點,不妨像很多大廠那樣布置多級磁選:先粗吸、再精吸,層層過濾。雖然設備成本上去了一點,但從長期來看,產品純度有保障,訂單就穩定,收益也會更大。
傳統磨粉設備中的高錳鋼磨輥在運轉過程中,一般會產生少量的鐵微粒。這些隱形污染源,通過常規手段難以徹底清除。所以我們一般會建議客戶換一套更靠譜的磨介。比如現在很多人用的氧化鋁陶瓷磨介,它本身基本不含鐵,而且還特別耐磨。我們合作過的一家浙江企業,之前每隔兩個月就得停線清鐵渣,自打換了陶瓷磨介之后,大半年都沒再出現鐵超標。
雖然這類材質前期價格要高一些,但省的是后面的檢修成本、次品風險。綜合算下來,其實更劃算。
其實,處理鋰云母粉鐵超標,本質上要么靠“除”,要么靠“防”。磁選除鐵適用性廣、見效快,而從設備入手換磨介,更適合想要長期穩定生產的廠家。
每個廠的情況都不太一樣,有的適合一步到位,有的得分階段調整。如果你也在類似問題上卡住了,歡迎跟我們聊聊——我們盡量幫你理一理思路,分析看看哪種辦法更貼合你的實際情況。